日军文献参考——1939年《北支那方面共産軍配置要図》介绍
日军文献参考——1939年《北支那方面共産軍配置要図》介绍 这张地图是驻守在石家庄的日军110师团在昭和14年,即1939年绘制的《北支那方面共産軍配置要図》。 地图标题的“共产军”范围很广,连同延安“看家”的部队在内,1937年红军改编的八路军三个师都包括了。在“共产军”中,晋察冀八路军单列一项,与延安、八路军三个师并列。这是聂荣臻的殊荣,要知道,晋察冀是靠两千多八路军编外部队起家的。...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简述晋察冀军区及其第一军分区的建立和发展
简述晋察冀军区及其第一军分区的建立和发展 今年,2017年,是晋察冀抗日根据地1937年11月7日成立的八十周年。很多人只闻其名,但对晋察冀八路军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历史并不清楚。于是向我询问,要我简要讲一讲这个过程,算是做一个对晋察冀历史的启蒙教育,讲到1939年雁宿崖、黄土岭战斗前结束。...
View Article往事杂谈——贪官和廉政的故事
往事杂谈——贪官和廉政的故事 讲个历史研究以外的故事。 我原本以为,当今的所谓“廉政”,只是个糊弄人的假招子,给老百姓看的,因为在我所熟悉的那些贪官污吏里面,没有一个人因贪污受贿和侵吞公产而受到廉政法律的惩处。 这个比例,可想而知。...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从晋察冀一分区史料看雁宿崖、黄土岭战斗
从晋察冀一分区史料看雁宿崖、黄土岭战斗 研究晋察冀抗战史上的一场重要战争,最主要的历史依据是什么? 是中日两方面所能找到的一切有关史料。 中国,即晋察冀八路军方面,由于有关的历史文件不足,所见到的主要是战争亲历者们的各种回忆录,即姜克实教授认为要少搞一些的口述历史。换句话说,如果把姜教授认为的“口述历史”抛弃的话,八路军方面的大部分史料也将被抛弃,所以,口述历史,缺少不得。...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黄土岭战斗中的炮击:是谁打死了阿部规秀?
黄土岭战斗中的炮击:是谁打死了阿部规秀? 可能有人会说:这还有什么疑问吗?不是一团长陈正湘指挥的一分区炮兵连打死的阿部规秀吗?难道有人站出来跟陈正湘争来了? 在一篇山西籍老干部的回忆中,记载着:...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 一二〇师特务团参战黄土岭的考证纪要
一二〇师特务团参战黄土岭的考证纪要 一二〇师特务团参战黄土岭战斗,实际上揭示了黄土岭战斗中客观存在的许多严重问题,我这次就打算谈谈这些问题。我们还是从一二〇师给八路军总部的这份报告谈起。 1939年12月6日,黄土岭战斗的一个月后,贺龙、关向应、周士第向朱德、彭德怀、左权报告如下:...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从八路军原始战报看黄土岭战斗最初的历史记录
从八路军原始战报看黄土岭战斗最初的历史记录 黄土岭战斗结束了,最初——在黄土岭战斗只是发生在雁宿崖、黄土岭的两场同日军的战斗,而不是成为“黄土岭大捷”之前,是如何评价这场同日军的战斗的?我们可以从八路军最初上报的原始战报中找到答案。 战报,作为最原始的记载战斗情况的史料,被称为“战斗通报”或“战后通报”。战报不同于“战斗详报”,这二者是有着很大区别的。...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雁宿崖、黄土岭战斗中的涞源支队
雁宿崖、黄土岭战斗中的涞源支队 1939年11月的雁宿崖、黄土岭战斗都发生在涞源县境内,而参战的八路军大都属于“越境作战”,从邻近的易县、唐县等地赶过来的。而属于涞源县境内的部队有两支,一支是以银坊为团部驻地的一分区主力三团;另一支是以走马驿为支队部驻地的涞源支队。...
View Article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从对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所想到的
从对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研究所想到的 我从2009年到今天,2017年,对雁宿崖、黄土岭战斗的研究前后加起来,总计有八年多时间,顶上了华北抗战的全部时间,写出的研究文字大概也有十来万字了吧?有时你自认为研究得很透彻了,但实际上差得远呢,许多战斗的细节问题你知之不多,在质疑面前你还要再下努力,继续深钻。 这就是做学问,这点埋头在旧纸堆里沥出真相的精神还是要有的。...
View Article一分区人物志研究——解读赵文隆回忆录中的一分区抗战部分
解读赵文隆回忆录中的一分区抗战部分 承蒙一位热心朋友的推荐,我看到了《检察官的生涯》这本曾经的一分区老兵赵文隆晚年撰写的回忆录。 我搜了一下,有两个版本 记不得哪一年了(前年?),八一厂有人曾尝试着再次开拍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于是在易县的西陵——满清的皇陵举行隆重的开机仪式。...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扫荡开始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扫荡开始 1941年大扫荡,山西日军最先向晋察冀二分区和雁北地区展开进攻拉开序幕 晋察冀军区将8月13日定为“六十六天大扫荡”开始的日子,因为在这一天,山西日军首先向晋察冀二分区的五台县和雁北地区的灵丘县展开了进攻。 十天后的8月23日,日军开始对狼牙山一分区进行扫荡。...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进攻一分区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进攻一分区 在《杨成武回忆录》中,日军对狼牙山一分区的合围是从8月20日开始的,但是从这份晋察冀军区的报告中却看不出来。而且,根据姜克实教授的研究文章,日军(当然是110师团所属的110联队)对一分区的进攻是从8月23日开始的,在23日之前,日军对一分区并无动作,这说明了什么? 杨成武对日军的敌情“过敏”了吗?...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再谈影像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再谈影像 为了研究透彻1941年晋察冀军区的反扫荡总结,除了要寻找相对应的一分区文字史料,还要寻找当时的影像资料,即老照片的见证。可惜因为1941年在日军的大扫荡中八路军的处境实在太险恶了,以致当时没有照片能拍摄下来。 很多现代人不理解中国大陆抗战时期日军的“扫荡”与八路军的“反扫荡”,问究竟这都是些什么名堂,能不能用现代语言或标准用语解释一下?...
View Article社会杂谈——“疏解”之下的民生困惑
社会杂谈——“疏解”之下的民生困惑 周日,不慎,我们常用的那张移动小餐桌下面的轮子掉了。或者说,连接轮子和小餐桌之间的铁片被折断了,这使得小餐桌成为“跛足”。 我们这个小餐桌使用率很高,每天都缺少不得。小餐桌的轮子共有四个,掉下一个,还剩下三个轮子,“三足鼎立”。不使用时小餐桌还可以保持平衡,但只要一使用,顿时就“原形毕露”:因为三足的受力不平衡,桌面成倾斜状态,跟滑梯一样。...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突破重围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突破重围 分析研究晋察冀八路军抗战八年的历史,最常见的一个问题是八路军史料的“不准确”的问题。“不准确”的客观现实的基础是当年八路军干部的文化水平普遍较低,许多中层干部只能达到“扫盲”的低阶段:勉强能识得几个字,却达不到“写”的地步。...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战斗及非战斗减员总统计表》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战斗及非战斗减员总统计表》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战役总结》,重点在这个报告的总结部分。 这一次重点分析研究这个《战斗及非战斗减员总统计表》。在这个统计表标题部分有一段说明:“当时因病回家者均列入逃亡项内现已归队者为数很多尚缺统计”。 我就此做个说明。...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武器装备的损失情况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武器装备的损失情况 对于以前,战争年代遗留下来的历史记载,搞历史虚无主义,全都不信,当然不行。但盲从,一概都认为是正确的,不加分辨地给予引用,就走上了另一个极端。所以,对一切以前遗留下来的历史记载,都要加以分析研究后才能确定它的真伪或准确程度,加以引用。...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历史的回顾
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报告分析——历史的回顾 这一次是对1941年《晋察冀军区反扫荡战役总结》分析研究的最后一部分,做一个整体的回顾。我对这份晋察冀抗战历史文件的分析研究,还带有另一层感情的色彩:前后在我这里出没的一分区子弟数十人,他们的父母基本上都是1941年一分区反扫荡的参加者——当然全都在八路军一方。...
View Article家事杂谈——生病的故事
家事杂谈——生病的故事 我很久都不生病了,上一次生病时在什么时候?去年?前年?早就记不清了。但有一点记得很清楚,上一次生病也是高烧,一连多天持久不退,最后高烧退了,但转移到咽喉部份,那是另一种痛苦,很难用言语表达。...
View Article家事杂谈——睡觉的故事
家事杂谈——睡觉的故事 人在生病的时候,由于思维能力的减弱,更多的不是创作,而是回忆往事。也可能是平时太忙了,没有时间回忆自己的往事,于是老天让你每年生一次大病,给你个机会回忆一下自己的往事。...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