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团带一门炮灵丘作战,后来怎么样了?
一团带一门炮灵丘作战,后来怎么样了? 我在讲到晋察冀炮兵营建立的时候,本来,故事讲到1940年,随着晋察冀成立炮兵营,一分区的短暂炮兵历史已经终结了。原因很简单:这个在当年八路军看来属“高技术”的兵种和很宝贵的资源,只能由晋察冀军区来统一掌握和调配使用。...
View Article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究竟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抗战胜利后的国共内战究竟是为什么打起来的? 据说,今年是“台湾年”,台湾将成为今年中国大陆的热点,坊间一些有关台湾国民党军人悲欢离合的家庭故事由此而出。 最感人的是一段爱情故事。一位年轻秀美的杭州医专女生,同国民党空军笕桥航空学校的一位学员相识,两人私下里暗暗结下百年之好。如果在和平环境里,这将是郎才女貌的一段佳话,故事的结局皆大欢喜。但处在国共内战的高峰时期,就只能以悲剧收尾。...
View Article有关黄土岭战斗的历史争论
有关黄土岭战斗的历史争论 为了搞清李二喜的“神炮手”是否属实,我曾经再一次仔细核查黄土岭战斗的每个细节,特别是炮兵的使用情况,万一战士李二喜在这中间做出了不为人知的杰出贡献了呢?绝对不能将其抹杀,肯可惜,没能找到一丝线索。...
View Article一团带一门炮灵丘作战,后来怎么样了?
一团带一门炮灵丘作战,后来怎么样了? 我在讲到晋察冀炮兵营建立的时候,本来,故事讲到1940年,随着晋察冀成立炮兵营,一分区的短暂炮兵历史已经终结了。原因很简单:这个在当年八路军看来属“高技术”的兵种和很宝贵的资源,只能由晋察冀军区来统一掌握和调配使用。...
View Article1949年的北平纠察总队,服装式样是怎样的?
1949年的北平纠察总队,服装式样是怎样的? 一位朋友,影视剧组搞服装的,观察得很细致,早就发现淮海战役中,华东解放军与中原解放军的服装颜色是不一致的。也许是有拍摄解放军1949年的需要,于是来问我,当年北平纠察总队进北平的服装是怎样的? 我简单说了一句话:跟当年解放军的服装一样,黄色,不过最初多了个“平纠”的臂章,以后还多了两块金属制作的小牌牌当领章,上面一边一个字“纠”、“察”。...
View Article李小龙照片解读——记易县西部的南大平地村
李小龙照片解读——记易县西部的南大平地村 抗战时期的一分区司令部作战科,新参谋报到,老参谋照例交给他一份地名单子,上面有外出交通路线所经过的几个村子,哪几个村子可以落脚,哪几个村子不得停留,要快速通过,一目了然——这就叫“熟悉地理位置和地形”。...
View Article李小龙照片解读——我所知道的易县东西水村
李小龙照片解读——我所知道的易县东西水村 易县的有些村子,半个多世纪过去,面貌依旧,南大平地村就是这样。但有另一些村子,却面貌巨变,由于高速公路的通过,我已经认不出这些村子的本来面貌了。 今天我要讲的易县东西水村就是这样。东西水村虽小,但留下的故事不少,借此机会我也多讲几句东西水村的抗战故事。...
View Article回顾历史,你会在乎你父辈的立场吗?
回顾历史,你会在乎你父辈的立场吗? 这些年来,有些看了我写的抗战研究史料的读者们,有外地的,还有来自国外的,不远万里到我写的狼牙山一分区和平西抗日根据地来访问。他们将寻访过程中拍摄的照片也发给了我,看到有这么多人如此尊重平西的抗战遗迹,我打心里深受感动。...
View Article再谈清明
再谈清明 为避开眼下日益严格的文字管控,只能谈点不那么“敏=感”的生活小话题,什么话题呢?就再谈谈刚刚过去的清明节吧。 有人把清明看作一个节气,或者把清明节看作是一个纪念日,而其实清明节更像是一个过程,一个对亲人、对历史进行回顾的反思过程。...
View Article迟到的说明
迟到的说明 新×网站整整一个月禁止言论,这对我打击颇大。因为新×网是我唯一能对外发表言论的地方,在其它网站上发表的有关我的文章都属于他人转载。但新×网这一个月属于“禁言”还是“被禁言”?是系统升级的“技术原因”还是由于其它原因,我们做个挖掘和说明。 4月18日,新×网站博客对外发布公告:...
View Article给纪录片《先辈们的1938》的一封意见书
给纪录片《先辈们的1938》的一封意见书 注:河北电影制片厂导演翟丽芳(男性)领衔拍摄有关冀东抗战大暴动的纪录片,对我提出采访要求。我对冀东抗战知之不多,尤其对1938年的冀东暴动研究不够,所以“人贵有自知之明”,我拒绝了采访,只提出了自己的书面意见,仅供参考。 纪录片的拍摄报告批复,证明此事不是“空穴来风”...
View Article难忘老影片的魅力——谈日本电影《追捕》
难忘老影片的魅力——谈日本电影《追捕》 记得特别清楚,4月18日那天,星期四,原本是一次小范围的朋友聚会,有朋自美国来,在家附近的一个饭店请客,邀我们夫妇出席。众所周知我的一贯立场——拒绝吃请,于是我没有去,留在了家里。...
View Article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提起那松老三”
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提起那松老三” 记得很早之前,我就对一位朋友表示过:写点老北京的故事一直是我的夙愿。可能会有朋友表示不满:怎么又是历史?你就不会写点现在的故事吗? 现在的故事?您说得到轻巧,现在的故事您敢写吗?一句话说得不对,(此处为避开某些词汇删去若干),惹来到麻烦就太多了。...
View Article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紫竹院逸事
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紫竹院逸事 我现在居住的地方,走不多远就有一座大公园——紫竹院公园,这也是北京市屈指可数的几个不收门票的公园之一,称之为“老百姓的公园”当之无愧。我去得勤的时候,三天两头必去一次,也有时因为忙,一两个月都没有过去,想起来还真有点“眷恋”的意思。 今天的紫竹院公园在北京的地理位置...
View Article杂谈——从两位历史学者的写作经历谈起
从两位历史学者的写作经历谈起 古语说:他山之石,可以攻玉。每个人,除非是目中无人的自大狂,都会找到自己效仿的对象。作为“非科班出身”的史学研究者,向卓有成效的史学研究者学习成为必需的一门功课。...
View Article抗战逸事——肉杠、猪下水的故事及其它
抗战逸事——肉杠、猪下水的故事及其它 看到一位定居在加拿大的老朋友这几天重提起八路军前辈人抗战年间在易县南管头村吃猪下水的故事,也再次引起了我的兴趣,我索性再添点文字,凑个热闹,重新回顾抗战年间的那点有意思的故事。...
View Article日军在人才方面帮助了抗战胜利后的八路军
日军在人才方面帮助了抗战胜利后的八路军 很长时间以来,朋友一直要我谈谈日军的素质问题。我明知道这是个“坑”,一搞不好就落到坑里,被民族愤青扣上“亲日”、“精日”、“汉奸”的帽子。其实谈日军素质,最合适的专家是姜克实教授,这是他研究的领域,别人比不上他,他也因此落到坑里,很长时间被国内愤青扣上“汉奸”的帽子。...
View Article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慈寿寺塔与玲珑公园
京西怀古——我家门口发生的历史故事——慈寿寺塔与玲珑公园 从我居住的地方往东北走,是紫竹院公园;如果掉过头,从我居住的地方往西南走,是以慈寿寺塔为中心的玲珑公园。紫竹院公园和玲珑公园都是北京市仅有的几个免费公园的两个,游人可以随意出入而不必花钱买门票,你看,都让咱给赶上了。...
View Article晋察冀史研究——1943-1944,党中央调集晋察冀兵力保卫延安
1943-1944,党中央调集晋察冀兵力保卫延安 研究晋察冀这段历史,人们很自然会产生这样的问题:晋察冀八路军在哪一年的力量最强?又在哪一年的力量最弱?...
View Articl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