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YANXIN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杂谈——历史的故事

$
0
0

            历史的故事

 

我个人的研究之路,是从对道教的研究过渡到对历史的研究的。道教思想的出发点,是“避世”和“遁世”,与这个日益腐败到极点的社会保持相对的距离,以洁身自好;历史学则是只避开敏感的社会现实问题,对历史问题进行研究探讨。

 

历史是什么?用最简单的解释,历史就是“根”。宇宙间的万物不管多么千奇百怪,无一例外被涵盖在时间和空间的范围之内。这就是我大学本科毕业时的论文题目:《论时间和空间是有限与无限的对立统一》。

 

时间展现的是一个过程,任何现存的事物都是经历了一个过程才成为呈现在我们眼前的这个样子,这个过程,就称之为“根”。一切植物,有根才能生存;一切动物,也会有自己“根”的进化过程才成为今天这个样子。即使生命最短暂的微生物,也会有自己“根”的演化过程。

 

而具有思维和记忆的人,我指的是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家族历史——自己的“根”。

 

谁都知道,美国黑人是从黑奴发展到今天的,一个黑人奴隶要搞清楚自己及自己家族的历史是很难的,因为历史上的黑奴是没有文化的。

 

四十二年前的1976年,一个黑奴的后代亚历克斯·哈利(1921-1992)全名亚历克斯·玛瑞·帕尔默·哈利(Alexander Murray Palmer Haley ),根据非洲一个小国家冈比亚的有关口头传说进行了调查研究,他发现自己家族可追溯到七代之前的一个非洲人,这个非洲人被作为奴隶于1767年运到安纳波利斯。

 

哈利以大量史实为基础,增补一些细节,于1976年写出了长篇家史小说《根》(Roots)。该书获1977年普利策特别奖,改编成电视连续剧上演后轰动全国。三十年后我之所以研究家族史,这本当年“根”的书给了我深刻的印象。

 

亚历克斯·哈利(1921-1992)(Alexander Murray Palmer Haley )非洲裔美国作家

                 不知道有多少人读过他的这本书

 众所周知,我对于自己家世“根”的研究,总命题为《战争烽火年代的家国往事》,而这段历史的时间过程,又概括为《晋察冀十二年战争史》。这两部分内容相辅相成,相互关联又相互独立,迄今这个研究和写作的过程尚未完结。

 

我多次声明过,对于历史学,我不是科班出身,而是半路出家,很多历史学的基本原理和研究规则都不知道。我只是把历史学当作一门对“根”——国家的“根”和个人的“根”的研究来进行。

 

作为一个流浪在世界各地的犹太民族,犹太人要求自己民族的成员起码记住自己家族五代人的历史。而作为一个一直定居在自己家乡的中华民族,能记住自己家族三代人的历史,就已经很不错了。由于战乱和社会动乱,很多人只知道自己的父母一辈。

 

当我寻求自己不知源头的家世,“上穷碧落下黄泉,两处茫茫皆不见”的时候,我心里浮现出一种默默的悲哀:对一个人、一个家庭、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来说,哀莫大于对产生自己这个家族历史的极度无知,“数典而忘其祖”。

 

在今天的中国大陆,因为不懂历史而呈现出来的现状非常可怕,网络上公开用日军一方的史料否定或质疑中共的抗战,对中共不甘做亡国奴的抗战精神闭眼不谈;网络上公开对国民党发动内战后遭到的失败深表同情,而对被迫进行自卫战争的中共军队大加鞭挞。

 

有意抹黑中共的历史,我称之为“掘中共的祖坟”,不知道中宣部那些主管意识形态的老爷们看出了这一点没有?

 

而手中握有删稿实权的网络管理人员,不知道是真不懂历史还是真心的表露,他们对这些攻击中共历史的言论不管不问,大开方便之门,而对为中共历史辩驳的正能量文章痛施杀手,一篇篇文章被接连删掉封杀。

 

历史学教给了我们许多宝贵的东西。由于“任何历史都是一个过程”,历史学不承认“终极真理”和“绝对真理”,任何社会历史阶段,无论它自吹有多么先进——都有一个从低级走向高级、最终走向灭亡,被新生的更高级阶段所取代的发展过程。

 

有一个政党,在夺取全国政权前后,一直在鼓吹一个口号,叫:“枪杆子里面出政权。”在一个封建专制条件下基本上没有多少民主的旧中国,掌握着政权的当权派和不掌握政权的反对派只能靠武力才能生存的社会,这是完全正确的。

 

但枪杆子不是万能的,不能包办解决一切社会问题,枪杆子所决定的这个政权只解决了掌权的必要性,却不能解决掌权的合法性及合理性。而且,任何一个政党,在夺取政权和掌握政权的奋斗性质中是截然不同的,有时甚至是截然相反的。所以我只研究1949年以前这段历史,对1949年以后这段掌权后的历史基本不谈。

 

比如,谁都知道,某个国家是以“工人阶级为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国家”,起码在理论上、文字上是这样。但上个世纪的九十年代,在一场为国家国企“脱困”的“改革开放”的国策中,大批工人、多达五千多万工人被迫下岗,在饥寒交迫中度过余生。

 

为填补这个劳动力空缺,代之以多达两个亿的公民工,而农民工的劳动条件更加恶劣,劳动报酬更加低廉。比起原来的工人阶级,工厂主不必关照农民工的医疗、失业和养老,不必关照他们的住房、家属等诸多问题,农民工成为中国社会最大的弱势者。由于农民工的频繁流动性,这么多的农民工从没有形成过单独的阶级,也没有自己的农民工组织,在很多年间一直任人欺凌践踏。

 

可能很少有人会关注到这个“工人下岗”的社会插曲,可有人想到过没有,由于着一个小小的政府举措,从根本上断送了中国的工人阶级,原来所谓的“作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已不复存在。你见过“公仆”将“主人”下岗的吗?“公仆”衣食无忧,还成为新一代大富翁,“主人”却都掉了饭碗,在饥寒中度过自己一家人凄凉的余生。

 

如果说,当初这五千万工人及其家庭为中国的改革开放做出了重大牺牲,以后中国的改革开放获利甚多,造就了数不清的新一代富翁,可政府想起为当年下岗的工人阶级做出经济上的补偿了吗?没有,一分钱都没有付出,这个“作为国家主人的工人阶级”实际上是被踩在这个社会的最底层的。

 

看看马克思《资本论》中资本的原始积累及剩余价值理论就知道了,这是一个血腥和残酷的过程,没有任何正义、公平可言。

 

所以,历史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总结历史经验,推动这个社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总结历史经验,当然要找出不足,然后提出改进的方法。要做到这一点,只会高唱赞歌是绝对做不到的,必须要通过批评不足的这个方式才能做到,而一味的高唱赞歌只会使这个社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

 

同样,让我们善待对这个社会的一切批评,思想性质的问题,只能在思想领域才能解决,我反对采取动辄就删贴之类的行政措施和审判之类的法律手段,这些措施和手段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