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YANXIN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河北省易县的一分区抗战故地,今天是什么样子?

$
0
0

河北省易县的一分区抗战故地,今天是什么样子?

 

我的易县朋友李小龙,虽不像那位美国李小龙一样,会高深武功,却古道衷肠。知道我深切关心易县的今天,所以时不时会走访易、满、涞等地方的一些村落,发照片给我,我配上文字,使人们不会忘记抗日烽火连天的那些日子。

 

南管头村,19391月杨成武一分区进入易县的第一个分区司令部所在地,杨成武在这里指挥了大龙华战斗、麻田岭战斗、雁宿崖战斗和黄土岭战斗。

 








 

北管头村,当司令部在南管头村时,北管头村就是一分区政治部所在地。1941年大扫荡,日军110联队占领狼牙山地区,联队部和大队部就设在南管头和北管头。

 


当时在狼牙山上的七连,受命担任山上军民撤退的掩护任务,连长刘福山与连指导员蔡展鹏各带一部分人在上山路设置阻击阵地。拂晓时分,听到驻扎在山下北管头村的日军在行动,刘福山带了两个班,下山查看,在北管头村附近与日军巡逻班发生战斗,刘福山身负重伤。这才有了后来指导员蔡展鹏接管全连指挥,下令全连撤退,只留下六班五名战士掩护全连撤退。如果连长刘福山没有负伤,留下的将是全连。

 
                 我太太的父亲在北管头村,年二十岁

         1939年底的一分区战线剧社音乐队,队长王佩之

 

甘河村,抗战时期的老名字“干河净”。这里靠近涞源县和完县,是一分区的大后方,所以一分区卫生部和医院都设在这里。193911月初的雁宿崖战斗,后勤、后方医院和指挥所都设在这里,白求恩医生在这里为特务营营长马挥做了唇部负伤的缝合手术。

 





 

南娄山村,1940年初,当杨成武把一分区司令部设在北娄山村的时候,一分区政治部就设在南娄山村。这里也是一分区逢大事开大会的地方。19402月,一分区老一团奉命参加晋东南的反顽战役,当年8月,老一团在聂荣臻的亲自带领下回到一分区,欢送和欢迎地点都在南娄山村。

 




我特意将当年一分区摄影干事刘峰拍摄的几张老照片贴出来,看看抗战时期的南娄山村有什么不同。

 


                    都是在南娄山

 

碾子台村,是狼牙山的北路出山口即下山路。1941年四万军民被日伪军围困在狼牙山上的时候,当天夜里的突围路,那四县军民大都选择从东路沙岭子转移出山,唯独山上的一分区八路军机关及医院人员,分别从北路和西路下山撤退。出碾子台村再往西,就是双峰村,进入宋学飞指挥的二十五团的控制范围。

 


在易县老八路姚雪森的回忆中,1941年反扫荡,当时在二十五团的姚雪森几次跟着部队经过碾子台村,发现村子里的房屋并没有被日军烧掉,在当时凡日军经过之处房屋均被烧掉的情况下,这是很扎眼的。知情的老八路告诉他说:日军不烧,说明日军在计划中还会要经过此地,烧掉日军就没有房屋过夜了。

 

 

五勇村,不用说,这是发现跳崖的五勇士的地方,正好在五壮士跳崖的山脚下。这个村子的老名字几乎被人们遗忘了,我记得好像叫“后沟沿村”或“北沟沿村”。

 





 

周庄村,一分区司令部先后在易县有五个地方,我归纳为“南北周慈小”,这个周庄,就是其中的第三个,1942年的一分区司令部所在地。由于当时杨成武还身兼地方的地委书记,所以周庄还是一地委所在地。周庄还有一项重任,是晋察冀军区在一分区的总接待站,反途经这里的首长及外国人都住在这个村子。


这一张老照片为最著名。






 
          1940年3月,杨成武在易县周庄一分区的党政军干部会议上

   1942年2月在周庄,左起:布朗基、唐儒、罗元发、傅莱、杨成武、林迈可、李效黎。

   这张照片为从燕京大学到晋察冀的林迈可教授的相机拍摄,林迈可就在周庄住了很长时间。

 
              林迈可、李效黎夫妇及女儿艾丽佳(林海文)1942

         在周庄居住期间,林迈可特地登上新建好的三勇士碑留影。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