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北平沦陷前后的小报、《益世报》那点故事——序言
想试用一个办法,无奈中的尝试,将一篇几千字的文章分十次刊出。这样,即使有被封杀的部分,也不会被全部封杀,总会有大部分漏网过去。
这一次谈谈序言,新增加的部分。
中国自有文字以来的历史上的统治者,如果不是愚蠢到了极点,是不会对谈论历史的文章下手查封的,因为“以史传世”是我们中华民族最宝贵的历史传统。除非这个统治者的文化水准极低,才会干出“数典忘祖”之类的蠢事,连对自己历史的研究都要禁止。
中国第一本历史文献是《尚书》,这本书记述了从尧舜禹到夏商周接近两千年来的历史。第二本历史文献据说是孔子撰写的《春秋》,主要讲孔子所在的鲁国的历史。第三本是《左传》,也是鲁国史,几乎与《春秋》重叠。以后依次是《战国策》和《史记》,二十四史依次更替。
但总之,每一个历史朝代的更替,都会由后一个朝代为前一个朝代治史立传,已成惯例。
我们今天对发生在半个多世纪以前的民国时期的战争史展开研究,应该是一个顺理成章的治史过程。如果统治者不是有意要掩盖什么历史内容或歪曲什么历史内容,一般对“前朝”的历史研究是不加干预的,更不用说是封杀了。
但今天的中国大陆,又客观创造出了“什么词”以控制文章的内容,我们将一篇文章分为几部分刊出,就是为了在必要时“牺牲局部”,以“保护大部”。
至于能不能行?——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