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再谈狼牙山五壮士(一)
这一次为什么要再次回到“狼牙山五壮士这个”话题,这是因为在前不久(2017年)9月23日的《南方都市报》上面,刊载了南都记者刘苗写的一条重要报道:“90后的8年抗战:花10万买日军史料 著书揭日罪行”,本文原标题:《一个90后和他的8年“抗战”》。
在这篇新闻报道里:“……这个23岁的西安阎良大男孩讲起了过去的8年。除了学习、工作,他生活中就只剩下一件事:查阅中日史料,研究抗战历史,再将自己的思考写下来分享出去。为此,他陆续花费10余万元,购买了近百本日军侵华史料。如今,他的第一本书、32万字的《侵华日军第六师团南京战役及暴行实录》已经付梓,数家媒体涌入西安,都想见见这位年轻的抗战史研究者。”
如此有才的“神童”,你以为遇见“学霸”了吧?其实不然,“江紫辰自称‘学渣’,坦言不爱学习,成绩不佳,‘如果不是发现了对抗战史的兴趣,可能现在的人生截然不同。’”
注意了,我最感兴趣的地方在这里,“江紫辰还举例,日军《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一书记载了有关狼牙山作战的情况。其中提到,侵华日军第110师团步兵第110联队长水上源藏带领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机枪小队1000余人向狼牙山进军,攻上山顶才发现牵制日军主力的八路军只剩5名战士。面对日军包围,这5名战士宁死不屈,子弹打光,用石头砸日军。最后,5名八路军战士拒绝投降,全部跳崖。”
这个新闻看似很“新”,其实不“新”,早在一年前的2016年,新华社南京6月29日电:抗战期间,“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大部队转移血战到底的故事,早已为国人耳熟能详。记者29日从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获悉,研究人员从日本征集到的侵华日军史料《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中,首次发现了“狼牙山、棋盘陀附近战斗”的记录。相关记录与中方史料实现了互证互照,披露了壮士们殉国之前的战斗细节。
1941年秋日军对于晋察冀边区的大规模扫荡,日军档案之中保留的作战计划称其为“晋察冀边区肃正作战”或“晋察冀边区肃清作战”。日本陆军参谋本部编写的昭和十六年度(1941年)“主要作战梗概”将其列为这一年华北地区十二次主要战役之一,日军投入的地面部队多达14支。
如此众多的日军部队,狼牙山五壮士与之激战的是哪一支日军呢?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胡卓然告诉记者,经过反复研究、比对,他从《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里发现了“狼牙山、棋盘陀附近战斗”的记录。
依据日军的记录,日军步兵第110联队第三大队在此次大规模扫荡之中专门详细记录下作战细节的战斗有两次,一次是“易县于河附近战斗”,另一次就是“狼牙山、棋盘陀附近战斗”。日军称这次战斗源自“在9月25日拂晓对棋盘陀附近的八路军展开包围、攻击、歼灭的行动。”
只不过这一次这位九〇后男孩的“历史发现”更详尽一些,明确指出了“侵华日军第110师团步兵第110联队长水上源藏带领一个大队、一个中队和一个机枪小队1000余人向狼牙山进军,攻上山顶才发现牵制日军主力的八路军只剩5名战士。面对日军包围,这5名战士宁死不屈,子弹打光,用石头砸日军。最后,5名八路军战士拒绝投降,全部跳崖。”这可是以前的历史研究所没有的重大内容。
无论2017年的江紫辰也好,2016年的胡卓然也好,都不是最先研究《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的先驱者。众所周知,迄今为止对《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最早、最详尽、最准确、也是最权威的研究,出自冈山大学历史学教授姜克实之手。《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在狼牙山地区的作战,姜克实教授有专门研究。但是像上面这位精确到如此地步的历史发现,远在于姜教授的研究之上。
中国的学术界有一大恶习,就是“剽窃”,把他人多年来的研究成果据为己有,冒充是自己的研究成果。这位九〇后的江先生才23岁,我绝对不敢猜测他剽窃,但他竟然像五〇后的姜教授一样,对日文原始史料《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展开了深入研究,这不是神童、学霸,又是什么?
根据上面江先生公布出来的研究结果,我们由此可以得出两个结论:或者,是姜教授马虎了,竟然将这份历史文献中如此重要的内容给错过去了;或者,原文里根本就只字未有,是这位九〇后抗战史“专家”编出来的。
因为在一年前,2016年那位南京市地方志办公室研究人员胡卓然也在对《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的研究中,也只字未提到五壮士跳崖经过。姜克实教授的《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狼牙山作战研究发表于2016年的5月,胡先生的《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研究成果被南京新华社报道是在2016年的6月29日,时间上姜教授在前,胡先生在后。
但姜教授的研究有详细的论证过程,胡先生则没有,最近发现的这位23岁的抗战史专家江先生更是没有。没有论证过程就一下子得出结论,这个结论是不是有点草率?
我没有看过《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的原文,引用了原文中记载整个作战过程的姜客实教授,得出结论说:“最后剩下的是否是5人,从此文中並不可解”。
那好,这位自己坦然承认是“学渣”出身的九〇后抗战史“专家”,是否可以像“学霸”出身的姜教授那样,如实引用一下《冈山步兵第百十联队史》中的原文记载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