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YANXIN的博客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趣事杂谈——“橘生淮南”的故事

$
0
0

   趣事杂谈——“橘生淮南”的故事

 

朋友,近邻,军人夫妇,科研人员。有一子,年十七,甚聪慧,亦为顽劣无赖之徒。因行为不端,惹事连连,父母头疼且无奈。

 

今年暑假,因孩子考试成绩颇好,于是家庭奖励,决定送他去日本旅游。正好,父母有积存未休的假日二十多天,全家三口人可以一起同行,到日本小住近一个月。他们分别居住于在日华人朋友家、日本朋友家、旅馆三种。

 
                                京都是必须要去的


从日本回来,朋友找到我,说最大的收获,是发现孩子在日本变了。

 

变什么样了?

 

朋友全家人到日本,除了到名胜旅游地要住进旅馆,其余时间都住朋友家:在日中国人家庭和日本人家庭。朋友最初怕孩子出丑,再三叮嘱注意事项,不可粗野、不可鲁莽、不可没教养、不可斯文扫地、不可……等等等等。

 

但想不到的是,从成田机场刚一出来,日本的街道之干净,社会治安之好,人们相互间彬彬有礼,商店餐馆服务之周到,都让他们赞叹不已,像进了君子国。好像感受到这一切,孩子立即像换了个人,举手投足无不文质彬彬,待人有礼貌,说话不高声、行走不张扬、做事不喧哗,尤其横穿街道走人行横道、看红绿灯之类,不亚于日本人。

 
                 在日本,赶上了看“花火”,中国称之为“放焰火”


等住了下来,惊奇的事接连不断。

 

与日本房东接触,那“はじめまして”、“どうぞよろしく”、“おはよございます”、“こんばんは”、“こんにちは”,都说得十分利索,敢情来日本之前就演练了多日。就是在中国从没有的礼节、客套,比如吃了人家招待的饭,说一句“ごちそうさま”,也令父母惊讶不已。

 

还有搞房间卫生、洗衣服、按日子分类扔垃圾,这些在国内孩子从不去做的事情,在日本都学会了做。有一户日本家庭的孩子在超市打工,他居然也跟了去,免费给人家打了几天工,受到了人家的一致好评。于是,孩子竟然成了这些日本家庭和在日华人表彰的对象,夸他懂事,夸他成熟,俨然“学生之典范,青年之楷模”。

 
          冷不丁想起来,俺一个汉口的老朋友,就住在大阪淀川毛馬橋那一端的楼房里


短短的不足一个月,二十七天,一晃即过。接近了8月末,孩子眼看要开学了,大人的休假时间也到头了,只能一起回来。回来不足三天,孩子旧态重返,又变成了大少爷一个。

 

在家里闲聊时,父母曾问过他,为什么有这天地一般的差别?他说,在日本,人人都要守规矩,走到哪里都是这样,好像有一层严格的约束,稍一不守规矩便十分扎眼。回到中国,那层被严格约束的感觉没有了,人人都不守规矩,谁守规矩就要吃亏,就要被这个整体都不守规矩的社会淘汰。所以,为了能适应这个环境,为了生存,人们就只能破坏规矩。

 

朋友对我讲过,还补充说,你看,如果这处处守规矩的日本人在中国,绝对没有他们的活路。

 

我听了,半晌无语。那一时间,你要问我有什么体会?

 

我只能说,我清楚看到了现实版的《晏子春秋·杂下之十》中所说的:“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637

Trending Articles